Search

#觀點決定很多事情
#有人正在看著你嗎
#聚光燈效應
 
 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觀點決定很多事情
#有人正在看著你嗎
#聚光燈效應
 
 康乃爾大學的湯瑪斯‧季洛維奇(Thomas Gilovich)教授,曾跟研究生一起進行實驗,證明了「聚光燈效應」。
 
 四十歲以上的人,應該都記得一位叫做巴瑞‧曼尼洛的美國歌手。尤其他跟奧莉維亞‧紐頓強合唱的《這不是真的》(This Can't Be Real)這首歌,每個人應該至少聽過一次。雖然沒能受到樂評家的青睞,他的唱片確在全球銷售超過七千萬張,還親自製作、演唱電視廣告歌曲。不過,因為他沒有獲得年輕大學生的喜愛,所以穿著印有曼尼洛肖像的T恤出門,在學生之間可能是件丟臉的事。

 季洛維奇教授在這個實驗中,讓一位學生穿上曼尼洛的T恤,走進有四到六位學生等待的實驗室裡待一陣子,然後讓穿著T恤的學生猜,實驗室裡有幾個人發現他穿著曼尼洛的T恤。
 
 同時,他也問實驗室裡的學生,剛才那個學生穿了什麼T恤走進來。結果是,穿T恤的學生認為實驗室裡約有46%的學生看到了,但實際上,只有23%學生答出他穿著曼尼洛的T恤。
 
 後續的實驗中,則讓學生穿上印有搞笑藝人肖像的T恤,做相同的事。結果也一樣,其實只有8%的學生記得別人穿了什麼,穿著那件T恤的學生,卻認為有48%的人會猜對自己穿的衣服。
 
 雖然我們有時會想「穿這種衣服怎麼能去那種場合」、「這雙鞋子跟衣服不搭」,不過這大多是過度擔心,人們也不會發現。舉例來說,像是襪子的設計或鞋頭的角度,就真的可以不用太在意。
 
 我們認為別人都在注意我們,但真正看著我們的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我們在心裡設置了一台監視器,一直監視著自己,卻誤以為是別人在看我們。現在,該把那台監視器關掉了。如果能在世界中心靜靜放下自我,就不用像現在這樣,一天到晚把時間浪費在小事上。

文/崔仁哲(최인철)
書/框架效應:打破自己的認知侷限,看見問題本質,告別慣性偏誤的心理學智慧
介紹/https://pse.is/FMG4G

遠流粉絲團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們是丁郁芙、蘇益賢臨床心理師。致力於推廣易懂、實用且有科學基礎的心理學給更多人知道。如有合作需求,歡迎來信、來訊討論。
View all posts